现代快报讯(通讯员 朱诺 记者 张宇)前段时间,一位30岁出头的女性患者小刘(化姓)被紧急送入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。她脸色蜡黄、全身乏力,生化检查显示胆红素飙升(超过正常值10倍),转氨酶异常升高,影像学提示迹象。 据家人介绍,当地医院考虑她是自身免疫性肝衰竭,使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,但病情急转直下,患者很快出现肝性脑病,并继发严重感染。“你们赶紧去南京的大医院试试肝移植吧!”当地医院建议道,年纪轻轻就要换肝了吗?不屈的家人几经打听,来到了南京市第二医院风湿免疫肝病科就诊。 来院时小刘病情危重,...
现代快报讯(通讯员 朱诺 记者 张宇)前段时间,一位30岁出头的女性患者小刘(化姓)被紧急送入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。她脸色蜡黄、全身乏力,生化检查显示胆红素飙升(超过正常值10倍),转氨酶异常升高,影像学提示迹象。
据家人介绍,当地医院考虑她是自身免疫性肝衰竭,使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,但病情急转直下,患者很快出现肝性脑病,并继发严重感染。“你们赶紧去南京的大医院试试肝移植吧!”当地医院建议道,年纪轻轻就要换肝了吗?不屈的家人几经打听,来到了南京市第二医院风湿免疫肝病科就诊。
来院时小刘病情危重,该科钟艳丹主任医师接诊后,将她转入ICU进行生命支持。一周后,病情明显好转:感染得到控制,肝功能指标稍稳,小刘转回普通病房——在医院多学科的默契协作中,抗感染治疗稳定了基础,为后续诊断赢得时间。
小刘消退后,钟艳丹团队果断进行第一次肝活检:肝细胞大面积坏死、纤维化严重、肝硬化趋势明显。但钟艳丹没有放弃,基于患者年轻、恢复力强的特点,她建议暂停移植计划,“换肝当下能救命,但术后需终身抗排异治疗,可能影响生活质量。不如给肝脏一段时间的‘修复期’,再看下一步治疗计划。”家属采纳了建议,遵医嘱安心养肝。
三个月后,第二次肝活检带来惊喜: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,新生的肝细胞茁壮生长,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!追问病史时,一个细节浮出水面,原来小刘在塑料加工厂工作多年,长期接触化学溶剂和添加剂,极有可能是因长期接触有毒物质(如增塑剂中的邻苯二甲酸盐)导致的“药物性肝炎”。
“像加工制造业中的一些苯类、甲醛等毒物,可通过皮肤或呼吸道吸入,这些毒物看似微不足道,但日积月累或可引发肝细胞炎症和坏死。”钟艳丹提到,“小刘更换工作环境后,脱离毒物接触,肝脏得以自我修复。随访一年,她的肝功能完全稳定,重返健康生活。”
钟艳丹介绍,职业化学暴露是药物性肝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,临床中也接触过多例因职业接触化学毒物导致肝损伤的病例,比如美容美发行业的染发者。那么普通人该如何防护呢?钟主任建议:
1)高风险行业从业者在工作中要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,做好防护。每年定期肝功检查。
2)早期信号识别。如出现疲劳、皮肤发黄、尿色深茶等症状,别当“小毛病”,尽早就医排查。